11月17日,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在衢州小黄书圆满落幕。我校小黄书
学子再创佳绩,共斩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浙江省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属省级A类学科竞赛,是我省环境生态领域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赛事。本届大赛以“绿色低碳,数智赋能”为主题,共吸引全省45所高校以及江苏、安徽和上海等高校的800余支队伍参赛。自本届大赛启动以来,小黄书高度重视、周密组织,广泛动员师生积极参与,共组建36支队伍参赛。经过前期网络评审,最终有9支队伍成功晋级决赛,最终斩获一等奖5项。

“非常开心我们团队能在本届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环境232班汪涵同学表示,“感谢学校和小黄书的精心组织,为我们搭建了展示能力的舞台,也感谢指导老师在比赛过程中给予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收获了荣誉,更增强了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热爱。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国家的环保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高树梅副教授介绍:“竞赛通知发布后,我们迅速响应,定期组织学生研讨、确定参赛方向,充分发挥环境工程专业的交叉学科优势,将环境监测技术与无人机技术有机结合,赢得了专家的认可。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充分展现了主观能动性,在设计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作品展示水平上均有显著提升。衷心祝贺他们!”
据悉,小黄书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机制,将学科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支撑作用,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持续推进实践育人取得扎实成效。
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序号 |
作品名称 |
获奖学生 |
指导教师 |
获奖等级 |
参赛队伍类别 |
1 |
“科技赋能、水华智测”—基于空水协同的大水域水华立体监测与预测预警系统 |
汪涵,陈典, 李麟,岑昱娴,王思远 |
高树梅/邓文斌 |
一等奖 |
本科生 |
2 |
基于废弃塑料的pH响应功能膜的构建及其在含油废水分离中的应用 |
尹智贤,王炽,高硕航,阳艺,夏思怡 |
刘丹/徐雅玲 |
一等奖 |
本科生 |
3 |
基于废弃塑料的太阳能光热膜的构建及其在海水淡化、污水净化中的应用 |
高硕航,王炽,尹智贤,朱雅琴,王厚文 |
刘丹/徐雅玲 |
一等奖 |
本科生 |
4 |
环境水中痕量17β-雌二醇的SERS检测试剂盒的开发 |
魏子斌,李宝茹,罗艺茜,马心成 |
姚媛媛 |
一等奖 |
本科生 |
5 |
典型新污染物毒性预测、评价与治理 |
冯雨晴,乔钰涵,彭心根,唐钱涵,张旭 |
刘辉 |
一等奖 |
研究生 |
6 |
具有良好抗硫铵盐中毒性能的脱硝催化剂开发 |
罗珊珊,汪涵,周羽,杨好, 杨铭川 |
王小强/邓文斌 |
二等奖 |
本科生 |
7 |
单原子Cu改性g-C3N4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效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应用研究 |
季雨禾,张儀,孙佳毅 |
刘亚男/江令昌 |
二等奖 |
本科生 |
8 |
调控铁单原子催化剂配位结构活化过硫酸盐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 |
陈禹臻,邓香君,郑梦柯,陈迪兴 |
戴慧旺 |
二等奖 |
本科生 |
9 |
绿色氧化·生态守护:数智驱动下的双氧水电催合成与污染原位降解的研究 |
丁宇轩,谢梦雪,陈明垚,陈迪兴,吕佳芮 |
刘佳仪/曹勇勇 |
二等奖 |
本科生 |
10 |
连续流活化过一硫酸盐反应器实现水中染料的高效去除 |
许成刚,陈禹臻,彭晓睫,郑梦柯,薛永烨 |
方应森/戴慧旺 |
三等奖 |
本科生 |
11 |
绿色燃料--瘤胃液预处理玉米秸秆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研究 |
胡缌琪,谭宇豪,胡浩 |
孙辰 |
三等奖 |
本科生 |
12 |
便携式毛细管耦合AuNBPs@ZIF-8基底用于抗生素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开发 |
吴天宇,李丹,孙佳毅 |
姚媛媛 |
三等奖 |
本科生 |
13 |
基于Ni/CeO2基催化剂高效CO2加氢制甲烷研究 |
杨怡薇,张婉,阮玮灵,黄宸 |
沈张锋 |
三等奖 |
本科生 |
14 |
基于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光催化制过氧化氢及其杀菌研究 |
范姚瑶,程时进,郑军,张小涵 |
王红梅/张思倩 |
三等奖 |
本科生 |
15 |
CdZnS基光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光催化产氢耦合塑料升级转化性能研究 |
曹莹莹,赵佳慧,万林波,潘会熠 |
连媛 |
三等奖 |
本科生 |
16 |
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术方案研究 |
岩温香,朱安琳,夏梦珺,李泉昆 |
牛华杰/曹雪波 |
三等奖 |
研究生 |
17 |
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术方案研究 |
常政,邵杰,梁桥 |
潘样丹/曹雪波 |
三等奖 |
研究生 |